《夏日绝句》中为什么作者至今思项羽-31句优选

发布时间:2023-10-10 22:35:58 宣传

《夏日绝句》中为什么作者至今思项羽

1、吾国古代诗人写诗作词,善用典故来抒发情感。

2、李清照身逢乱世,但她毕竟还是南宋一朝的子民,不能直接抨击南宋统治者,只能在诗中借用项羽这个典故,含沙射影,借古讽今,揭露南宋的腐朽。

3、这首诗看似赞颂西楚霸王项羽的贵族精神,宁肯战死,也不肯当逃兵,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,实质是用项羽的典故,来反衬南宋政权的苟且无能。

4、在作者李清照看来,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。诗人盛赞“不肯过江东”的精神,实因感慨时事,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。“至今”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、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,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。

5、作者:李清照

6、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
7、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,早期生活优裕,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,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。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。金兵入据中原时,流寓南方,境遇孤苦。所作词,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,后期多悲叹身世,情调感伤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径,语言清丽。论词强调协律,崇尚典雅,提出词“别是一家”之说,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。能诗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时咏史,情辞慷慨,与其词风不同。

8、因此,李清照在诗中,用一句“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”的典故,辛辣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偏安一隅苟且偷安,给后人留下了一首传颂至今的千古名句。

9、出自:《夏日绝句》宋·李清照

10、因为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,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,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。

11、江东:长江以南的地区,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。

12、夏日绝句

13、因为当时的历史环境是宋朝被打的落花流水,撤退到了杭州,李清照很气愤,所以写出了这句希望宋朝的军队能够鼓舞,也是对宋朝军队的讽刺。

14、表达了诗人对项羽大无畏英雄主义的赞扬,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,借古讽今,正气凛然。

15、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

16、家国罹难山河沦丧,她悲愤难已,思念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不肯逃跑过江东的项羽。

17、这首诗起调高亢,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: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,为国家建功立业;死也要为国捐躯,成为鬼中的英雄。爱国激情,溢于言表,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。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,只顾自己逃命;抛弃中原河山,苟且偷生。因此,诗人想起了项羽。项羽突围到乌江,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,回到江东,重整旗鼓。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,便回身苦战,杀死敌兵数百,然后自刎。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,借古讽今,正气凛然。

18、“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”,就是用典故讽刺了南宋。

19、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、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,表示了希望抗战,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。

20、李清照虽为诗人,却是血气方刚的女中豪杰。

21、同时这首诗,也讽刺了自己的丈夫赵明诚,他身为建宁知府,大敌侵犯吓破了胆,不敢奋起反抗,却弃城而逃。

22、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用的是楚霸王项羽,兵败垓下,宁愿在乌江畔自刎也不愿过江苟活

23、“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”这句诗,表达了作者对南宋当权者的偏安一隅的讽刺。

24、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运用的历史典故是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,与刘邦争夺天下,在垓下之战中,兵败自杀。

25、项羽: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,与刘邦争夺天下,在垓下之战中,兵败自杀。

26、这句诗出自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《夏日绝句》,全诗如下:

27、诗句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词作《夏日绝句》。意思是: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,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,退回江东。

28、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: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作者思念项羽的原因是:当时的南宋统治者不顾百姓的安危,只为自己的生存安全。因此,李清照希望当时的南宋能出现一位像项羽一样的真英雄来保卫。

29、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—1155年5月12日),号易安居士,汉族,齐州章丘(今山东章丘)人。宋代(两宋之交)女词人,婉约词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

30、“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”表达作者对南宋当权者的偏安一隅的讽刺。诗句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词作《夏日绝句》。意思是:到今天人们还怀念项羽.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,退回江东。

《夏日绝句》中为什么作者至今思项羽

31、作者李清照,号易安居士,齐州章丘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