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演义 空城计 好词好句 读后感【22句文案】

发布时间:2023-10-05 18:59:19 作文

三国演义 空城计 好词好句 读后感

1、空城计其实是一个综合因素而形成的,一方面兵法云,能示之不能,弱示之以强,正是当时蜀军的弱势示之以强才具有迷惑性。

2、另一方面是诸葛亮平生谨慎,极少用险招,但紧急无奈之时,用此奇招又迷惑了魏军。

3、这个故事主要讲评了诸葛亮自失了街亭在这以后,准备离开西城县。司徒懿带领十万兵马,气焰汹汹地向县城迫临。

4、诸葛亮此时手底下只有两千多枯木朽株,可是诸葛亮大义凛然,眼看魏军正向县城蜂拥而来,他却叫人民代表大会开城门,在门旁安置了二十来个军人扮作百姓扫街,而后他自个儿衣冠楚楚地在城楼上燃香弹琴。

5、空城计使我体会到,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,不仅仅是战争双方的军事实力,指挥员的智慧也是战争胜负的原因之一。

6、瑶琴三尺胜雄师

7、兄弟如手足,妻子如衣服

8、了空城计使我体会到,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,不仅仅是战争双方的军事实力,指挥员的智慧也是战争胜负的原因之一。

9、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。孔明见魏军远去,抚掌而笑。

10、好词:七步成诗,路人皆知,司马昭之心,同符合契,一举两得,位极人臣,趁虚而入,出言不逊,下笔成章,作奸犯科,危在旦夕,不由分说,不出所料,一手包办,吴下阿蒙。好句:汝视我之剑不利否?汝剑利,吾剑未尝不利。

11、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,诸葛亮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,机智的采用了空城计吓退敌人,这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有勇有谋,值得我们认真学习。

12、孔明乃披鹤氅,戴纶巾,引二小童携琴一张,于城上楼前,凭栏而坐,焚香操琴。

13、求三国演义的空城计白话文

14、通俗易懂的,在课堂上我要讲故事给大家听得.不要太长,也不要太短.

15、诸葛西城退敌时

16、采用“虚而虚之”的心理战术,在战争的紧急关头和力量虚弱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战术,故意以空虚无兵之势示敌,就可能使敌人疑中生疑,怕中埋伏,从而达到排危解难的目的。诸葛亮的智慧与勇气真令我佩服。

17、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,心战为上,兵战为下。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,人生如白驹过隙。

18、三国时期,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——街亭,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.当时,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,只有一班文官,所带领的五千军队,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,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.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.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,对众人说:“大家不要惊慌,我略用计策,便可教司马懿退兵.”于是,诸葛亮传令,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,士兵原地不动,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,立即斩首.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,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,洒水扫街.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,戴上高高的纶巾,领着两个小书童,带上一把琴,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,燃起香,然后慢慢弹起琴来.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,见了这种气势,都不敢轻易入城,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.司马懿听后,笑着说:“这怎么可能呢?”于是便令三军停下,自己飞马前去观看.离城不远,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,笑容可掬,正在焚香弹琴.左面一个书童,手捧宝剑;右面也有一个书童,手里拿着拂尘.城门里外,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,旁若无人.司马懿看后,疑惑不已,便来到中军,令后军充作前军,前军作后军撤退.他的二子司马昭说:“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,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?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?”司马懿说:“诸葛亮一生谨慎,不曾冒险.现在城门大开,里面必有埋伏,我军如果进去,正好中了他们的计.还是快撤退吧!”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.这样的长度差不多吧

19、司徒懿的部队赶赴城门下,只见城门大开,老百姓只管扫地,诸葛亮却坐在城头旁若无人、烟卷儿袅袅,琴声悠悠。司徒懿深知诸葛亮做事小心,他确定地认为必有重兵埋伏,于是马上就把所有兵马撤走了。

20、懿看毕大疑,便到中军,教后军作前军,前军作后军,望北山路而退。

21、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,笑容可掬,焚香操琴。

22、孔明曰:“此人料吾生平谨慎,必不弄险;见如此模样,疑有伏兵,所以退去。吾非行险,盖因不得已而用之。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。吾已令兴、苞二人在彼等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