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文倒装句例子10个

发布时间:2023-10-05 22:44:40 作文

语文倒装句例子10个

1、“能行直于天下者其唯圣人乎”可以理解为“能够行正道于天下的人只有圣人吧”。其中,“直”是状语,放在了中心语“行”的后面。

2、四、介词“以”的宾语比较活跃,即使不是疑问代词,也可以前置,表示强调。例:是以谓之“文”也。“是以”是“以是”的倒装,可译为“因此”。“是”是指示代词,指代前面的原因。

3、仓鹰击于殿上(击)——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
4、(1)子耶,言伐莒者?(言伐莒者,子耶?)

5、(1)美哉,我少年中国!(我少年中国,美哉!)

6、不戚戚于贫贱(戚戚)——《五柳先生传》

7、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(《孟子见梁襄王》)

8、在古代汉语中,状语常常放在中心语的后面。如:

9、子墨子闻之,起于鲁(起)——《公输》

10、三、用“之”或“是”把宾语提于动词前,以突出强调宾语。这时的“之”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,没有什么实在意义。例:莲之爱,同予者何人?“莲之爱”即“爱莲”的倒装,可译为“喜爱莲花”。“之”,助词,无实在意义,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。孔子云:“何陋之有”“何陋之有”即“有何陋”的倒装。可译为“有什么简陋呢”。“之”,助词,无实在意义,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。

11、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

12、古之人不余欺也。

13、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。(《三国志•赤壁之战》)

14、吃了中饭吗,你们?

15、(二)宾语前置

16、介词短语作状语,为强调该状语而后置于动词后。

17、③介词宾语前置

18、祭以尉首(祭)——《陈涉世家》

19、一、用介词“于”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,译成现代汉语时,除少数译作补语外,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。例:何有于我哉?全句为“于我有何哉”的倒装句,介宾结构“于我”后置。译为“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”“告之于帝”是“于帝告之”的倒装,介宾结构“于帝”后置,译为“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”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全句为“于南阳躬耕,于乱世苟全性命”的倒装,介宾结构“于南阳、于乱世”后置,可译为“亲自在南阳耕种,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”

20、(2)宾语前置。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、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“之”字或“是”字作为提宾标志时,宾语通常都要前置。

21、问女何所思,问女何所忆。(所思何)——《木兰诗》

22、倒装句主要有四种:

23、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(之)——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24、忌不自信(自)——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

25、微斯人,吾谁与(谁)归——《岳阳楼记》

26、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,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。

27、沛公安在?(司马迁《史记鸿门宴》)

28、“以其无礼于晋且加害于寡人”可以理解为“因为它对晋国无礼并且加害于我”。其中,“无礼于晋”和“加害于寡人”都是状语,放在了中心语“以其”的后面。

29、有倒装典型句子:

30、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——《观潮》

语文倒装句例子10个

31、一、甚矣,汝之不惠(状语前置)二、何陋之有?(宾语前置)三、为人五,为窗八,为器,为炉(数量词做定语,定语后置。

32、困难不知有多少,孩子们。

33、诸郡县苦秦吏者(郡县),皆刑其长吏——《陈涉世家》

34、(3)定语后置。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,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。(4)介宾结构后置

35、牡丹之爱(牡丹),宜乎众矣——《爱莲说》

36、这种类型的句子,宾语放在了介词前面。如果不放在前面,就无法跟后面的句子衔接。

37、②以其无礼于晋且加害于寡人。(《左传》)

38、(一)主谓倒装

39、受地于先王(受地)——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
40、蒙辞以军中多务(辞)——《孙权劝学》

41、状语后置

42、更有痴似相公(痴)者——《湖心亭看雪》

43、(五)定语后置

44、何以(何)战——《曹刿论战》

45、多美啊,我的祖国!

46、这类宾语前置,要具备两个条件:一是否定句;二是代词作宾语。如:

47、二、文言否定句中,代词做宾语,宾语前置。例:僵卧孤村不自哀“不自哀”是“不哀自”的倒装,可译为“不为自己感到悲哀”。“自”,代词,在否定句中,代词做宾语要前置。另如“忌不自信”,“自信”即“信自”,意相信自己。

48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(寄臣)——《出师表》

49、)四、宋何罪之有?(宾语前置)

50、美丽的西子湖畔,我们徜徉过。

51、战于长勺——《曹刿论战》

52、(三)介词结构后置

53、二、介词“以”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,在今译时,一般都前置做状语。例:屠惧,投以骨。全句为“以骨投之”的倒装,介宾结构“以骨”后置。译为“把骨头扔给它”为坛而盟,祭以尉首。“祭以尉首”是“以尉首祭”的倒装,介宾结构“以尉首”后置,可译为“用将尉的头来祭祀”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。“述以文”是“以文述”的倒装,介宾结构“以文”后置,可译为“用文字来记述”愿陛下托臣以讨贼。

54、唯利是图。

55、投以骨(以骨投)——《狼》

56、知识改变命运,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,你不相信?

57、“楚庄王欲伐越”是中心语的修饰词,可以理解为“楚庄王想要讨伐越国”。

58、又七年,(自)还自扬州——《伤仲永》

59、莲之爱(莲),同与者何人——《爱莲说》

60、(2)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?(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!“在安”,宾语前置)

语文倒装句例子10个

61、“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”是中心语的修饰词,可以理解为“利爪牙,强筋骨”。这个句子可以理解为“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,没有强健的筋骨”。

62、胡不见我于王——《公输》

63、(四)状语后置

64、三、数量词做定语后置例:尝贻余核舟一,“核舟一”是“一核舟”的倒装,定语“一”后置,可译为“一个核舟”(4)介宾结构后置

65、何陋之有(有何陋)——《陋室铭》

66、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(泻出)者——《醉翁亭记》

67、宾语前置

68、在古代汉语中,定语的位置和现代汉语相反,常常放在中心语的后面。如:

69、宋何罪之有(何罪)——《公输》

70、(1)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。古汉语中。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,一般放在主语之后,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,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,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。例:甚矣,汝之不惠。全句是“汝之不惠甚矣”。谓语前置,表强调的意味,可译为“你太不聪明了”

71、舜发于畎亩之中(发)——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

72、徐喷以烟(以烟徐喷)——《童趣》

73、何苦(何)而不平——《愚公移山》

74、文言文中的倒装句通常是指句子中的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,例如宾语前置、定语后置、状语后置等。以下是一些文言文倒装句的例子:

75、冷光之乍出于匣(出)也——《满井游记》

76、五、其他,表示强调。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“关山度”是“度关山”的倒装。可译为“跨过一道道关,越过一道道山”。(3)定语后置文言文中,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,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,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,或使语气流畅,

77、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。一、“中心词+后置定语+者”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,“荷担者三夫”是“三夫荷担者”的倒装,定语“三夫”后置,以突出中心词“荷担者”,可译为“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”。峰回路转,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“亭翼然临于泉上”是“翼然临于泉上亭”的倒装,定语后置,可译为“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。”二、“中心词+之+后置定语+者”例:予谓菊,花之隐逸者也。“花之隐逸者”是“隐逸之花”的倒装。可译为“具有隐逸气质的花”

78、其两膝相比(两膝)者——《核舟记》

79、相与步于中庭(步)——《记承天寺夜游》

80、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

81、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(藏)——《大道之行也》

82、马之千里(马)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——《马说》

83、有需要我们做的吗,老师?

84、时人莫之许(之)——《隆中对》

85、这类宾语前置要注意两点:一是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;二是必须出现在疑问句中,如:

86、遂率子孙荷担(子孙)者三夫——《愚公移山》

87、万钟于我何加(何)焉——《鱼我所欲也》

88、信义著于四海(著)——《隆中对》

89、躬耕于南阳(耕)——《出师表》

90、每假借于藏书之家(假借)——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语文倒装句例子10个

91、醒能述以文(述)者,太守也——《醉翁亭记》

92、会宾客大宴(大宴宾客)——《口技》

93、定语后置

94、所欲有甚于生者(甚)——《鱼我所欲也》

95、(2)宾语前置文言文中,动词或介词的宾语,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,有如下几种情况:

96、“未之有也”就是“未有之也”。动宾颠倒,宾语前置了。

97、(1)主谓倒装。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,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,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。

98、壮观啊,伟大的长城!

99、①蚓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。(《劝学》)

100、①能行直于天下者其唯圣人乎?(《孟子•滕文公上》)

101、语文倒装句

102、甚矣,汝之不惠(甚矣)——《愚公移山》

103、盖简桃核修狭者(桃核)为之——《核舟记》

104、(于其上)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——《岳阳楼记》

105、宽敞明亮,我们的教室。

106、“烧溺死者甚众”是中心语的修饰词,可以理解为“被烧溺死的人很多”。

107、③楚庄王欲伐越。(《韩非子》)

108、一、疑问句中,疑问代词做宾语,宾语前置。这类句子,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。a介宾倒装例:孔文子何以谓之“文”也?“何以”是“以何”的倒装,可译为“为什么”微斯人,吾谁与归?“吾谁与归”是“吾与谁归”的倒装,可译为“我和谁同道呢?”b谓宾倒装例:何有于我哉?“何有”是“有何”的倒装。

109、鸢飞戾天(鸢)者,望峰息心——《与朱元思书》

110、古汉语中,疑问代词做宾语时,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。可译为“有哪一样”。孔子云:“何陋之有?”“何陋之有”即“有何陋”的倒装。可译为“有什么简陋呢?”“何”,疑问代词,“之”,助词,无实在意义,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。

111、常用“者”作标志,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。

112、介词宾语前置主要是因为表达的需要。比如“以”这个介词,在“以其无礼于晋且加害于寡人”中,“于晋”和“于寡人”就是它的宾语,但是因为强调“无礼”和“加害”,所以将这两个宾语放在了介词的前面。

113、菊之爱(菊),陶后鲜有人——《爱莲说》

114、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,而城居者未之知(之)也——《满井游记》

115、欲有求于我(有求)也——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

116、居庙堂之高(庙堂)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(江湖)则忧其君——《岳阳楼记》